继续教育学院第六期发展对象开展“走出校园,缅怀革命历史”实践活动
日期:2020-10-19  作者:[db:发布人] 来源:[db:来源]  浏览量:8203

为了加强支部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支部大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大学生党员真正成为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路线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我院将“走出校园,缅怀革命历史”作为支部活动的主题。

10月27日,继续教育学院第六期发展对象在带队老师熊志河老师的陪同下开展了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来到了辛亥革命博物馆,旨在学习前人光辉事迹,再次感受时代精神。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展厅内容包括五大部分,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首义,走向革命,辛亥百年。走进馆内,发展对象们便开启了学习模式,馆内以多种形式重现历史,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纪念馆一共分三层,一共有五个展厅分别是: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首义、走向共和以及辛亥百年。我们首先进入了晚清中国的展厅。一进入展厅我们便被两边石壁上刻的大字所震惊,石壁上所刻着这样的字样:黄埔条约、天津条约、上海租地章程......高耸的黑色石壁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上面所刻的大字更上让人心痛的回想起那些屈辱的历史......十九世纪中叶已降,列强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划租界、派驻军、开银行、办工厂、设教堂、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上对中国进行控制。而大清王国已垂暮,丧权辱国,日甚一日,社会动荡,民生维艰。面对日益深重的名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觉醒的中国人开始顽强的探索救国复兴之路。便有了之后的运动。义和团运动、自立军起事都展现除了民众救亡的力量。

 

 

 

 

越往里走越是感叹纪念馆给我们展现历史的精妙之处,展现的手法也很多,通过壁画、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等等。画面与声音的结合仿佛真的将我们带入到了那个时代。在辛亥革命展馆中,我们看见在战争中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战士们的雕塑,配合着后面激昂的音乐,仿佛看见当初无数志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动态场景。他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而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便是为不怕牺牲、忧国忧民、敢为人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参观完后,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大家若有所思地细细观察者每一件陈列品,时而驻足,时而低声交流。那些保存下来的信笺与手卷,那些志士烈士的画像,更是触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思考着我们对于这个民族的意义与作用,也思考着这个民族的辛酸历程带给我们的启迪与警示,提醒着我们作为新一辈的青年人时刻保持对于国际时局与国内态势的清醒。

 

通过参观、学习和交流,发展对象们系统地了解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历史,认识到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所有的党员同志都要保持一颗爱国心、一颗中国心,这才是一名爱国主义者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之所在,更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终生的追求。同志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大家进一步理解了党员“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的重要性。同志们感受到清朝末年中国人民被压迫的苦难,感受到先进人士愤慨救国、唤醒国人的决心,感受到中国正在崛起的历史趋势。

中国今天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取得的,我们要居安思危,牢记宗旨和使命,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作为新一代党员更应该把这份责任担在肩上,对待日常的学习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早日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历史我们铭记于心,未来由我们创造! 

收藏本页